Advertisements
上周,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直言,中超聯賽至今還不可持續發展,最重要原因是俱樂部運營過度泡沫化。如果想要聯賽健康有序,必須保持財務健康。陳戌源非常肯定地表示,年內會推出進一步壓縮投資的新方案,目的就是要讓聯賽擺脫泡沫化的困擾,回歸理性。
足協主席一番表態之后,“最狠限薪令即將實行”的消息便不斷傳來。據透露,足協本次提出的限薪方案是:外援年薪為稅前300萬歐元,國內球員則直接砍到稅前500萬(還有一個說法是稅后300萬)。相比于上一個版本的限薪令,外援的收入從稅后300萬歐元變成了稅前,國內球員的收入則幾乎打了對折,力度之大果然配得上“最狠”的稱號。據最新消息顯示,明天,足協將在蘇州召開職業聯賽工作會,會議的重點就是商討這套最新的限薪方案。
足協提出新限薪令的思路很簡單:這兩年眾多俱樂部紛紛退出,2020賽季中超近半數俱樂部出現不同程度的欠薪、拖欠轉會費等問題,再加上疫情導致俱樂部和背后母公司的收入進一步降低,生存環境勢必會更加惡劣,保障俱樂部的生存已經成為中國足球的當務之急,而控制成本顯然是最簡單也最直接的方式。但令足協高層意外的是,和第一次提出降薪外界一邊倒的稱贊不同,這一次,卻激起了一片反對聲,不僅是球迷、媒體,甚至不少俱樂部都對此表示反對。足協限薪明明是為了給俱樂部減負,為什么俱樂部反倒不領情了呢?
各界反對的原因各不相同,比如對于經營尚沒有遇到困難或者目標奪冠的俱樂部來說,這樣的“一刀切”會斷了他們的念頭,也會讓自己的資金優勢蕩然無存。對于媒體來說,大部分人更關心這個決定該由誰來做。理論上降薪應該由職業聯盟討論并作出決策,但中國足協承諾的職業聯盟至今尚未成立。未來成立之后政策該如何延續?職業聯盟還是否具有相關的決策權?而對于球迷來說,降薪最大的“惡果”就是大牌外援將從此絕跡,中超的競爭力和觀賞性將大幅降低,“一覺回到甲A甚至是體工隊時代”,顯然不是球迷希望看到的結果。此外,收入的減少還會讓有志于足球的年輕人遭遇更大阻力、讓本就底子不雄厚的青訓雪上加霜……當然,相比于這些遠憂,擺在各俱樂部面前的還有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限薪令到底怎么執行?
目前,大部分球員都在合同期內,而且,薪水基本都要高于傳聞中的紅線。這些人的合同該如何處理?有消息稱,足協可能要求俱樂部全部買斷現有合同,然后再按照新的標準重新簽約。但如此一來,反而加劇了俱樂部短期內的負擔。如果不買斷……難道要公然違反合同法?此外,因為合同談判帶來的管理難題又該如何處理?聯賽停擺期間的降薪計劃之所以“雷聲大雨點少”,還不是因為幾乎所有俱樂部都害怕由此而帶來的軍心不穩嗎?
如果限薪只針對新簽約的球員,很可能出現隊內的某些替補球員和年輕球員比主力甚至是外援工資還高的情況,這無疑是給更衣室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要知道,上港今年之所以表現不佳,很大程度就在于隊內的不少老隊員對俱樂部頂薪簽下了買提江感到不滿,進而紛紛要求加薪。這要是變成普遍現象,中超還不得亂成了一鍋粥?為了穩定軍心,財大氣粗的俱樂部很可能會采取“突擊簽約”的方式,趕在新的限薪令頒布之前完成簽約。但如此一來,限薪令還有什么意義嗎?
降薪,為俱樂部減負,保障俱樂部的生存自然是一件好事,同時也是保證中超聯賽健康發展的基礎。但連續大幅度的降薪所帶來的問題也肯定不少。所以,降多少、怎么降,都需要中國足協進行充分的調研和溝通,制定合理合法的方案有序進行,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強行推行。比如,有人提議,中超應該效仿NBA的做法,制定一個工資帽,具體該如何分配交給俱樂部自行掌握。這個方案是不是比現在的“一刀切”要合理多了?
(昊體育)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