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在到達之前,我對阿旃陀石窟這個地方一無所知。因為第一次印度行已經走過了拉賈斯坦邦的經典路線;第二次再到印度,去哪里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加入了一個值得信賴的隊伍,所有的行程攻略都由領隊負責,作為隊員的我們跟著走就對了。
在奧蘭格巴德有兩個世界文化遺產:阿旃陀石窟和埃洛拉石窟。馬哈拉斯特邦的門票真的是良心價格,世界文化遺產都是統一票價,換算成人民幣也就25元/人(聽后來去的小伙伴說,門票已經漲到60元人民幣了)。由于公共交通不方便,我們包了一輛車游覽這兩個地方。車費還算合理,折合150元人民幣。
景點的門口擠滿了各種攤販,染色的棉花糖格外吸睛。從大門走到石窟還有一段路程,遠遠就能望見鑲嵌在懸崖中的黛色石窟。
佛教在印度走向衰退后,僧侶四散,很多佛教石窟荒廢被草叢樹木所淹沒。直到1819年,英軍指揮官約翰.史密斯打獵追逐猛虎時,偶然發現了這座沉寂千年的藝術寶庫。
石窟群分為兩個年代開鑿,先中間后兩邊。這里一共有30個石窟,開放的只有28個,除了5個石窟可以供信徒朝拜,其他的石窟都是僧侶的精舍,有的石窟還尚未完工,考古學家們將石窟由東向西依次排列。
阿旃陀石窟里的壁畫是最為寶貴的文化遺產,不過損壞頗為嚴重,很多畫因為顏料脫落而變得斑駁難辨,但是這并不影響這些優秀的畫作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
下圖為1號窟里面手持蓮花的菩薩,和斯里蘭卡獅子巖里的菩薩圖,還有柬埔寨的菩薩雕像,無論是外形還是神態都非常的相似。由此可見,印度佛教對中國和東南亞各國佛教藝術的深刻影響。
在這么多石窟里找到一副保存完好的壁畫并不容易。這是一副信徒獻祭圖,人物輪廓清晰,表情豐富。阿旃陀的壁畫很注重立體感,凸出眼睛、鼻子,下巴以及臉頰這些部位。這種凹凸畫法從印度傳到了中國,得到很多中國畫家的借鑒。在莫高窟的早期壁畫中,也可以見到這種畫法的影子。
石窟內外有很多精美的浮雕,其中一副用玄武巖雕成的《蛇王與王后》被譽為經典的雕刻之作。人物的坐姿非常生活化,表情生動自然。蛇王和王后是印度當地生殖崇拜的神靈,他們的作用是守護圣域。
象征大乘佛教的佛塔
石柱上也有很多精美的雕塑
下圖是26窟里的涅槃佛像,也是印度境內最大的佛像。佛像雙目緊閉,面帶微笑,身體呈右脅臥,這種臥法也叫獅子臥,涅槃佛像都是采用這樣的臥法。
回來看了資料,才知道公元7世紀,正是中國佛教盛興時期,然而作為佛教發源國的印度,佛教勢力卻逐漸衰退。
高僧玄奘大師從印度回到中國后,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摩訶剌侘國”(馬哈拉斯特拉)的“阿折羅伽藍”:“基于幽谷,高堂邃宇,疏崖枕峰,重閣層臺,背巖面壑”,“精舍四周雕鏤石壁,作如來在昔修菩薩行諸因地事。證圣果之禎祥,入寂滅之靈運,巨細無遺,備盡鐫鏤。伽藍門外南北左右,各一石象。聞之土俗曰:此象時大聲吼,地為震動。”
書中很多描述與阿旃陀石窟都能對應,包括石窟門口的石象,因此普遍學者認為“阿折羅伽藍”就是阿旃陀石窟。但是另外一部分人卻認為玄奘大師對壁畫只字未提,實在不合常理。大師在公元7世紀到達印度,那時的壁畫還很完好,不可能不為之而驚嘆。
盡管阿旃陀石窟早在1983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保護遺產,但由于交通不便,到此朝圣的外國游客很少。
于是,我們幾個中國人變成了當地人稀奇的大明星,一批又一批的印度學生爭著上前來與我們合影。
此行的另外一個收獲就是覆蓋了我對印度餐食的不好回憶,馬哈拉斯特拉邦的咖喱和雞的各種做法令人回味。哪怕是阿旃陀石窟景區門口的小餐館,也好吃到一掃而光后,還會讓人忍不住舔手指。
我的出行很少有不做攻略的時候,但這次卻因不做攻略給了我與往不同的感受。我像一個盲人驚喜地摸索著眼前的阿旃陀石窟這只巨象,直到旅行結束后再次翻閱相關資料時,仿佛又重新開始了一段旅程。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