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流行“約素炮”,年輕人為何變得性冷淡了?

Advertisements

我們不過是進行著一場,不被定義的人生旅行。——池井多

有句話怎么說:現在沒有成家的,都選擇出家了。

不結婚、不生子、不工作、直接躺倒拉白旗,在社交網絡更發達的今天,互聯網的觸角里聚集了很多主動閉世的年輕人。

豆瓣的“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成員將近12萬人。

這些人名校畢業,但卻自稱“廢物”,“廢物們”聚集在組里,分享自己失學、失業的失敗人生,“不想卷了”是他們的口頭禪。

隨便打開一條,濃濃的喪味隔著屏幕都能聞到:

網友BoSoleil說,自己畢業于中部某中流985,相比于其他同學,她的人生已經停滯8年。

這幾年里學習學習不成、考研考研沒考上、工作工作也沒起色,每天混吃等死,同班同學要么事業發展順利,要么該成家也都成家,自己則一事無成。

回想起來上一次感受光輝還是考上大學,不知道未來的日子在哪里,非常迷茫。

還有網友實習期間就經歷了職場殘酷,不想奮斗了。

一份國企6000打底的薪水,就讓國內211、海外top50的她放棄了大廠offer,前者中午休息三個小時,晚上準點走,除了沒有任何晉升空間和學習空間,一切在老家還行。

這些人還算上進的,至少會主動去上班。

百度“家里蹲”貼吧,則有80萬人選擇直接躺平。

鉆進他們聚集的部落里,發現吧友們互稱“蹲友”,不出門的日子里他們成天泡在這里,完成每日基本的精神社交。

“蹲友”們的日常圍繞著找工作、失業、啃老、怎么摳錢過生活等話題展開。

還有人經歷反復掙扎,有時候覺得一定要融入社會,有時候又適應不了主動退回。

躺了三個月快發瘋了,才去工廠打了半天工,受不了又收拾鋪蓋回去,心理已經非常焦慮。

人都是需要愛的群居動物,“躺平的年輕人們”好像不需要,她們不屑擁有親密關系,且正逐漸退化著性欲。

不結婚有什么?結了婚才是不幸的開始。

「女孩子不結婚成了主流」這句話不準確,因為很多男性也“不婚”了。

小紅書上幾個男性博主都發言:不婚不育、養父母終老,孑然一身、自由自在。配上一張帥氣的背影照,引來一片點贊和認同。

還有人因為懼怕和真人交往,索性和紙片人結婚。

有時候實在孤獨,網上約個素炮:什么也不做、兩人抱著睡一覺,來滿足彼此需要的精神慰藉。

總之,當今的年輕人和以前不一樣了。

或者說,他們已經放棄了,要成為“正常人”里的一員。

“能活一天算一天,反正最后也是死。”早早躺平的年輕人們,簡直比出家人還開悟得徹底。

為什么在以前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

歸其原因,年輕人的放棄,正是大時代變革下的產物。

極速發展的環境里,總有一些不愿意跟上時代的人。

在日本,這種現象更為嚴重。

他們把這些高學歷的“三不青年”(不結婚、不工作、不生子)稱為“蟄居族”。

動物冬眠,藏起來不食不動叫“蟄”。

顧名思義,“蟄居族”們都生活在狹小的空間(日本房價很高,年輕人只能租得起小房子),不出門,不工作,過著自我封閉的生活。

NHK紀錄片《蟄居族:消失的日本》專門拍攝了這些群體,他們中有的人已經在家待了38年;

有人和母親同住,媽媽去世了都不挪窩,就和尸體生活在一起;

父母判斷他們是否活著的標志,是定期看孩子的樓下有沒有丟垃圾。

雅虎上搜索新聞,消失在家的年輕人,最后變成死在家里的年輕人,一抓一大把。

那么人口十幾倍于日本的中國呢?

沒有具體的數據統計,但是不置可否的是,中國正在經歷著比日本90年代還要快速的發展。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的經濟發展正在以火箭般的速度躥升。

社會在高度發展,每個人的生產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以前家家戶戶種地,窮也一樣窮;

現在有人經商、有人考學、有人創業,各自的領域發展的很好,很容易讓那些“不那么好”的落伍生著急,對鋪天蓋地的內卷也無所適從。

網上有一個問題,“如果穿越回古代你想做什么?”

高票回答之一就是,必須從那時候就開始打工,500年后就能買得起北京的房子了!

搞笑又心酸。

現實中不用500年,也至少需要87年!

幾輩子買不起的北上廣房子、35歲就勸退的程序員、經常猝死的職場人……即便是好不容易進入社會的年輕人,人生前進每一小步,都得扒層皮。

但是按下退出鍵,一切舒適又輕松。

加上互聯網資訊發達,人們對一切迅速失去了興趣。

大家愿意相信原來“躺平”、“佛系”也是一種選擇,且大有人在。

湊在一起相互取暖,減輕了不少負罪感,于是人群愈發壯大,直至形成了一種社會病象。

另一方面,就是年輕人們被標準化的人生,著實讓人窒息。

北大心理學副教授徐凱文,有一年曾做過一項學生調查,結果顯示北大一年級新生里,有40.4%學生認為活著沒意義。

這可是北大啊,天之驕子們!

他們都覺得生命意義缺失。

是啊,不知什么時候起,每個人的一生仿佛是被設定好了一樣:

從出生就要趕緊上早教、學特長,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

長大之后買學區、瘋狂補習,鉆進大學后本以為能輕松一場,結果連實習都開始內卷;

考研考公成了熱門選項,無非是想逃避工作;

接下來還要買房買車結婚生子,一胎二胎現在還開放了三孩。

還沒有為自己活一把,人就稀里糊涂到了中年。

56歲了,和丈夫完全生活在兩個世界,自己掃地洗衣做飯,還得工作帶孩子,老公卻在經濟上斤斤計較,性格也從不體貼。

兩人同屋檐生活半輩子,早已分居幾十年,蘇大媽為了孩子一直忍受沒有離婚。

直到退休,才開始追逐自己的人生。

可是回望起來,早已經蹉跎了半生。

如果你想另辟蹊徑,必然會面臨社會異樣的眼光,連楊麗萍那么成功漂亮的女人都得承受諸如“不結婚、不生娃”等行為帶來的眾人指點,更何況是普通人呢?

累,成了當年青年的唯一寫照。

他們不能想、也不敢想自己的未來。

正如《低欲望社會》中,日本作家大前研一描繪的那樣,這一代的年輕人沒有夢想、沒有干勁,對性生活不感興趣,對生育、消費和投資等的欲望也在節節消退。

還有就是性格原因。

不是所有人都左右逢源、長袖善舞。

有適應社會的天生王者,必然有內向敏感的社恐。

數據中顯示,22.5%表示自己有社交恐懼癥;52.5%則認為自己沒有社恐;也有25%不確定自己有沒有社交恐懼癥。

也就是說,四個里至少有一個人很害怕社交。

很大程度上已經不是現象,而是病態了。

對于這類的可憐人群,能正常工作生活就已經謝天謝地了,我們沒有理由、也沒有權利要求她們必須奮斗。

于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降低欲望、放棄抵抗。

這是一種和生活對峙的姿態——偏不奮斗、偏不結婚、只愿一個人到死。

可悲的是,這也是他們能做的唯一選擇。

《雨季不再來》中,記錄過這樣一個故事。

三毛曾在一次旅游中遇見一個老婦人,對方貧困且沒有受過教育,一輩子被困在廚房爐灶前,給丈夫生兒育女。

三毛看見后覺得她好可憐。人的一生竟然能如此度過,不知道自己的意義。

老婦人也覺得三毛可憐,形單影只,一直在漂泊卻沒有安身立命之所。

兩個人誰對誰錯呢?

其實沒有定論的。

知乎上有個問題,身邊的不婚主義過得怎么樣?一個人過一輩子好不好?

有個人答,不是不好,是有時候你需要承受一個人的孤獨。

如果你生活中其他地方做足夠有價值,這種價值足夠抵消婚姻的存在,不結婚的人也一生幸福。

擔心她們晚年孤苦的大可不必。

日本紀錄片《7位一起生活的單身女人》,記錄了7位一起養老的奶奶們日常。

她們中有的是事業型女強人,有的被愛傷過,有的則是創業老板。

人均年齡70往上,不結婚,相互照應,日子過得有聲有色。

《民法典》也健全了這類老人的晚年照顧。

一個社會的發展程度越高,應該是愈發包容開放。

不管是不結婚的、不工作的、不生孩子的,只要沒有妨礙到他人,我們是否應該更包容一點,多給他們一些溫柔。

畢竟退避,也是生活的一種。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

精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