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泰國游之熱,看印太戰略之冷

Advertisements

今天說兩件事。

一件是持續火熱的泰國游,一件是持續熱議的印太戰略。

兩件事看似是八竿子打不著的話題。

但倘若從文明與歷史的視角出發,則別有洞天。

在泰國羅勇舉行的“金色眼鏡蛇”軍演,風光迤邐

泰國游如今很火。今年1月出境游重啟后,短短20天內近10萬中國游客去了泰國。當地旅游業快速升溫,市場拉動力瞬間爆棚。泰國人掰著指頭清點人數,盼望能盡快回到2019年1100萬人次中國游客入境泰國的盛景。

泰國為什么對國人吸引力那么大?

有人總結出很多原因。比如,風光美,距離近,消費低,會微笑等等。然而,周邊國家有那么多,美的地方也一大把,春節期間泰國物價也不便宜。至于微笑,那是面部肌肉習慣反應,你不去,人家也那樣,況且周邊還有喜歡鞠躬的國家呢,也沒見讓人如此趨之若鶩。

要我說,喜歡去泰國,往簡單了說,就是心理上的舒適感高,“巴適”。

但要往深了說,這種“舒適感”,卻有文明的淵源。

老祖宗也去泰國

包括泰國在內的東南亞,早在2000多年前,就被我們的老祖宗寫好了廣告詞。《荀子》說,那里“有羽翮(音hé,翠鳥的羽毛)、齒(象牙)、革(特指犀牛皮)、曾青(天然硫酸銅)、丹干(朱砂)焉”。古人說那里“煮海為鹽、釀蔗為酒”,就像是當時曬在朋友圈里的一幅美妙圖景。

到了三國,吳王孫權派朱應、康泰出使南海諸國。他們到了今天的越南、柬埔寨、泰國一帶,成了有史料記載以來最早到達中南半島的有名有姓的“游客”。朱應在他的旅行日志《扶南異物志》中記載了一個叫做金鄰國的地方,說那里“地出銀,人民多好獵大象”。如今的泰國人依然如朱應描述的那樣,擅制金銀器,有人訓象為生。古人誠不我欺。

今天,好多游客乘飛機到達泰國的第一站就是曼谷的素萬那普機場。殊不知,素萬那普,就是指朱應筆下的金鄰國,意思是“鋪滿黃金的土地”。朱應對金鄰國的記載,恐怕是目前全世界最早記錄泰國湄南河下游古人生存狀態的文獻。

也許,歷史從不巧合,有因有果。

曼谷素萬那普機場

兩千年的打卡地

《漢書·地理志》中記載過這么一段有名的旅行攻略。翻成現代文,就是說,中國探險家們從南方出發,乘船穿過北部灣,進入泰國灣,然后從泰國灣某地登陸,“步行可十余日”,就從泰國灣穿越到了印度洋,爾后繼續乘船前往今天的緬甸與印度。

《漢書·地理志》中對“步行可十余日”的記載

那個“步行十余日”的地方,經考證,大致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克拉地峽。

過去幾十年,在地緣政治話題驅動下,坊間不時傳出與克拉地峽運河計劃相關的消息。克拉地峽最窄處大約50公里,最寬處也不到200公里,一旦開通運河,可形成聯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戰略水道,不僅大大縮短“東北亞-中東”能源大動脈,還會徹底改變馬六甲海峽的戰略地位,改寫東南亞戰略布局。

這些今人的戰略判斷,其實對古人而言完全不新鮮。早在漢代,他們就采用兩端換船、陸路貨運穿越地峽的方式,降低繞行馬六甲海峽的高成本與高風險。

公元1世紀前后,幾乎沒有人比中國人更了解克拉地峽,關于那個時期克拉地峽及其附近的情況,也只有在中文文獻中留有記述。

到了1世紀末至2世紀,一個名叫狼牙修的古國建立,其勢力范圍覆蓋克拉地峽以及更南方的普吉島、蘇梅島、合艾等如今游客青睞的旅游勝地。

南北朝時期,狼牙修的國王多次遣使訪華,尤其敬重梁武帝,稱他“眉間白毫照耀四方”。從南朝梁至明代,中國古籍中記述最多的東南亞古國也是狼牙修。在蕭繹所繪的《職貢圖》中,就存有狼牙修使臣的形象。

《職貢圖》摹本(局部)

要說曾經在狼牙修打卡的最著名中國網紅,非唐代高僧義凈莫屬。他在前往印度取經途中,曾在狼牙修居住過一段時期。他還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中記錄了另外三位法師在狼牙修訪學的情況。

家喻戶曉的取經人玄奘雖然沒有去過狼牙修,卻在《大唐西域記》中提及狼牙修,顯然那也是一個在他心中種草的圣地。

文明的交往,用腳步可以無遠弗屆,用艦炮卻只能留下疤痕。

狂飆的文化引力

前段時間,有游客在泰國出租車上看見《狂飆》的海報,欣喜地拍錄下來。其實,這不足為奇。上世紀90年代,當央視版《三國演義》引入泰國時,萬人空巷。泰國的電視臺每天只舍得播出一集,為了讓觀眾更好理解劇情,還在每次播出前專門聘請教授在電視上講解一小時這一集的內容。

看《三國演義》,泰國人是認真的,因為自清朝末年引入原著以來,泰國人早已把《三國演義》的譯本視作是自己的文學經典。類似的文學作品和影視劇作泰國人看了許多。在泰國,幾乎沒人不知道包青天,九子奪嫡的故事也不陌生。

《三國演義》不同版本的泰譯本

而近些年,很多泰劇也進入中國年輕人的視線。例如《天生一對》,不只有穿越的愛情,更流露出歷史上東南亞人與西方殖民者抗爭的苦楚與辛酸。

在中國與東南亞交往的漫長歷史長河中,上面這些故事只是冰山一角。但正是這些一角一角的冰山,堆積成區域文明的群峰疊嶂。

大航海時代后,西方殖民者侵占了東南亞的大多數地區,時間長達數百年。在東南亞許多地方,西方人刻意磨滅本土文明,輸入西方元素,關閉學校,開設教會,阻斷貿易,劫掠資源。

當時代的颶風吹過那一頁,東南亞各國紛紛獨立,又回歸各自文明的故道。

今天的東南亞,沒有純粹的西方式宗教國家,沒有完全以西方語言為單一官方語言的地區,這一點,與拉美和非洲許多被殖民過的地方截然不同。許多現代東南亞國家雖然與東南亞古國在文明繼承關系上出現了殖民斷層,但歷史的基因仍在,文明的印記留存。

文明,可以融合與吸收,卻無法脅迫與占有。

600年前的“脫鉤”把戲

近幾年,美國的印太戰略備受媒體和學界關注,眾說紛紜。在美國國防部的《印太戰略報告》中,東南亞國家的戰略地位被大幅提高,美國企圖謀求擴大進而建立一個排他性地緣戰略區域,力求將更多的東南亞國家納入該區域。

從表面上看,印太戰略是一個從“重返東南亞”“亞太再平衡”升級蛻變而來的野心更大的計劃,但究其內核,其本質仍然是搞小圈子。其本體不在東南亞,利益也不會落在東南亞,說白了,美國就是想把東南亞當個支點。

有人擔心東南亞經不起誘惑會被拉攏,有人懷疑東南亞會不會變成墻頭草。

但美國人沒想明白的是,拉幫結派這種伎倆,東南亞人太熟悉了。東南亞搞大國平衡術的歷史,比美國歷史長多了。

東南亞有個古國叫渤泥,大致位于今天的加里曼丹島一帶。這個國家自宋以來一直與中國保持官方往來,互相遣使訪問。但到了明朝,渤泥突然不派使者來華了,這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

《太平寰宇記》中的渤泥國詞條

公元1370年,朱元璋派出監察御史張敬之、福建行省都事沈秩前往渤泥。兩人航行了半年才到渤泥,卻受到冷遇,渤泥王避而不見。兩人后來打聽到,原來是爪哇島的另一大勢力——阇婆國派人游說渤泥王,勸渤泥與明朝“脫鉤”。

阇婆國還獻計說,渤泥王可以告訴朱元璋,是蘇祿國時常侵犯渤泥,才致使渤泥無力與明王朝交往。

阇婆國此計一石多鳥,既可以挑起渤泥和明王朝反目,也可以讓明王朝對蘇祿產生敵意。阇婆國判斷,朱元璋一定會派人遠征蘇祿和渤泥,而阇婆國則可在戰后坐收漁利,趁機吞并渤泥和蘇祿。

沈秩得到這一消息后,立即通過渤泥的大臣向渤泥王陳情。他告訴渤泥王,阇婆國暗地里可是年年遣使中國,從無中斷。渤泥王這才恍然大悟,立即決定恢復與明朝的官方交往,并遣使與兩位中國使臣一同返回。

圖為1958年,考古人員在南京市郊發現渤泥國王墓時的場景。公元1408年,渤泥國王麻那惹加那訪問明王朝時,病卒于南京。

在東南亞古代史中,類似的外交風云多不勝數。例如,鄭和第三次下西洋時就化解了馬六甲王國與爪哇國之間劍拔弩張的矛盾,發揮了“止戰促和”的作用;第七次下西洋時還繞道阿瑜陀耶王國,游說阿瑜陀耶免去了強加給馬六甲王國的貢賦,為阿瑜陀耶和馬六甲的關系“定分止爭”。

裝著假酒的舊瓶

從地緣上看,東南亞國家位于印度和中國兩大文明之間,始終在兩種文明中平衡;從歷史上看,大航海時代之后,東南亞又在荷、法、西、英等殖民者之間左右逢源以求生存;從文化上看,東南亞把自身的本土文化,隱忍地培養在多元文化之中以求延續。

今天,在國際大變局的演化中,出現了許多類似印太戰略的干擾因素。但回望歷史,西方在東南亞地區推進類似戰略的嘗試并不少見。

在航海殖民時期,荷蘭和英國東印度公司開著貿易壟斷的貨船,炮艦相逼地駛入東南亞,試圖以東南亞為據點虎視東亞。二戰時期,日軍大面積占領東南亞各地,試圖在掠奪資源的同時向印度和澳大利亞擴張,但最終都沒有得逞。

所以,印太戰略在東南亞,舊瓶裝假酒,既讓人吊不起胃口,又叫人提不起精神。面對美國拋出的所謂“印太經濟框架”,東南亞國家要么敷衍應付,要么顧左右而言他。

歸根結蒂,文明,才是發展戰略的基礎視角。

這是東方文化共通之處,卻也是西方“利益優先”思維所不能理解之根本。

泰國游的火熱也好,東南亞國家對印太戰略的漠視也罷,現象背后的最底層道理,就是文明塑造世界。

《易經》說,見龍在田,天下文明。

為了天下人的共同福祉,這是文明最樸實的道理。

(讀懂世界大事,請關注“伍之管見”微信公眾號。)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

精選推薦